產品中心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產品中心 > 帶式壓濾機 > 帶式汙泥壓濾機 > RBK澱粉廠處理廢渣用帶式汙泥壓濾機效果好
澱粉廠處理廢渣用帶式汙泥壓濾機效果好

澱粉廠處理廢渣用帶式汙泥壓濾機效果好

更新時間:2024-03-30

簡要描述:

澱粉廠處理廢渣用帶式汙泥壓濾機效果好
帶式壓濾機是從(cong) 美國引進技術,經消化吸收,開發成功的一種水處理設備,可以連續壓濾大量的汙泥,產(chan) 品采用高強度材料製作,具有處理能力大,脫水效率高,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廣泛用於(yu) 各行業(ye) 的固液分離中,其配置的軸承使用壽命長,同時采用高品質的濾帶,*確保壓濾機的性能和品質。

澱粉廠處理廢渣用帶式汙泥壓濾機效果好

近日,環保部新發布了澱粉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範(HJ2043-2014)。此標準以我國現行的汙染物排放標準和汙染控製技術為(wei) 基礎,規定了以玉米、小麥和薯類等為(wei) 原料生產(chan) 澱粉及後續產(chan) 物的生產(chan) 廢水治理工程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維護等技術要求。

帶式壓濾機產(chan) 品介紹

帶式壓濾機是從(cong) 美國引進技術,經消化吸收,開發成功的一種水處理設備,可以連續壓濾大量的汙泥,產(chan) 品采用高強度材料製作,具有處理能力大,脫水效率高,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廣泛用於(yu) 各行業(ye) 的固液分離中,其配置的軸承使用壽命長,同時采用高品質的濾帶,*確保壓濾機的性能和品質。

帶式壓濾機操作程序

1、準備工作

a、請詳細讀本說明書(shu) ,並了解所述之操作程序及方法,以熟練操作脫水機及其組裝元件。

b、檢查帶式壓濾機及其元件是否*在良好狀態,並確認無其它雜物殘留在濾布及滾輪上。

c、檢查減速機油液位。

d、檢查濾布位置是否正確。

e、檢查刮板是否與(yu) 濾布適當的接觸。

f、檢查上下濾布的張力是否適當,並將之調整為(wei) 適當的張力。

g、檢查空壓機及調整機器的空氣壓力。

2、開始工作

a、啟動空壓機空氣貯槽的控製閥,將加壓空氣送入氣壓控製單元。

b、調整氣壓以設定濾布張力,預調整時,注意張力伸縮架不能碰到機架。

c、用手稍微的搬動濾布偏移感應裝置,檢視汽缸是否會(hui) 正常動作,另外,試驗緊急停止開關(guan) 功能是否正常。

澱粉廠處理廢渣用帶式汙泥壓濾機效果好

d、啟動濾布洗滌泵,並檢視泵的水量及水壓是否符合要求(水壓:4kg/cm2).

e、接著啟動帶式壓濾機並檢查是否所有設備都正常運轉。

f、啟動汙泥供應泵。

g、如果濾布偏移不能回複正常位置時,請立即停止運轉。

h、切記如果濾布上的張力未能適當保持時,濾布偏移控製係統則可能不能發揮其功能。

3、停止工作

a、關(guan) 閉汙泥供應泵。

b、接著,讓帶式壓濾機運轉至少20分鍾,在帶式壓濾機還運轉時,濾布洗滌泵及汙泥輸送裝置亦需繼續維持運轉,直到殘餘(yu) 汙泥能*脫離帶式壓濾機並洗淨濾布。

c、再確定汙泥餅*脫離帶式壓濾機,濾布及滾輪都被洗淨後,再關(guan) 掉帶式壓濾機,洗滌泵及汙你餅輸送裝置。

注意:當停止操作後,如果有一段較長的時間不操作帶式壓濾機,則請放鬆濾布的張力。(在要重新開機運轉前,請勿忘記先調整好濾布的張力)。

 

隨著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含氮化合物的排放量急劇增加,已成為(wei) 環境的主要汙染源,並引起各界的關(guan) 注。經濟有效地控製氨氮廢水汙染已經成為(wei) 當今環境工作者所麵臨(lin) 的重大課題。

1 氨氮廢水的來源

含氮物質進入水環境的途徑主要包括自然過程和人類活動兩(liang) 個(ge) 方麵。含氮物質進入水環境的自然來源和過程主要包括降水降塵、非市區徑流和生物固氮等。

人類的活動也是水環境中氮的重要來源,主要包括未處理或處理過的城市生活和工業(ye) 廢水、各種浸濾液和地表徑流等。

人工合成的化學肥料是水體(ti) 中氮營養(yang) 元素的主要來源,大量未被農(nong) 作物利用的氮化合物絕大部分被農(nong) 田排水和地表徑流帶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中。

隨著石油、化工、食品和製藥等工業(ye) 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生活汙水和垃圾滲濾液中氨氮的含量急劇上升。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含氮汙染物的任意排放給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氮在廢水中以有機態氮、氨態氮(NH4+-N)、硝態氮(NO3--N)以及亞(ya) 硝態氮(NO2--N)等多種形式存在,而氨態氮是主要的存在形式之一。

廢水中的氨氮是指以遊離氨和離子銨形式存在的氮,主要來源於(yu) 生活汙水中含氮有機物的分解,焦化、合成氨等工業(ye) 廢水,以及農(nong) 田排水等。氨氮汙染源多,排放量大,並且排放的濃度變化大。

2 氨氮廢水的危害

水環境中存在過量的氨氮會(hui) 造成多方麵的有害影響:

(1)由於(yu) NH4+-N的氧化,會(hui) 造成水體(ti) 中溶解氧濃度降低,導致水體(ti) 發黑發臭,水質下降,對水生動植物的生存造成影響。在有利的環境條件下,廢水中所含的有機氮將會(hui) 轉化成NH4+-N,NH4+-N是還原力較強的無機氮形態,會(hui) 進一步轉化成NO2--N和NO3--N。根據生化反應計量關(guan) 係,1gNH4+-N氧化成NO2--N消耗氧氣3.43 g,氧化成NO3--N耗氧4.57g。

(2)水中氮素含量太多會(hui) 導致水體(ti) 富營養(yang) 化,進而造成一係列的嚴(yan) 重後果。由於(yu) 氮的存在,致使光合微生物(大多數為(wei) 藻類)的數量增加,即水體(ti) 發生富營養(yang) 化現象,結果造成:堵塞濾池,造成濾池運轉周期縮短,從(cong) 而增加了水處理的費用;妨礙水上運動;藻類代謝的終產(chan) 物可產(chan) 生引起有色度和味道的化合物;由於(yu) 藍-綠藻類產(chan) 生的毒素,家畜損傷(shang) ,魚類死亡;由於(yu) 藻類的腐爛,使水體(ti) 中出現氧虧(kui) 現象。

(3)水中的NO2--N和NO3--N對人和水生生物有較大的危害作用。長期飲用NO3--N含量超過10mg/L的水,會(hui) 發生高鐵血紅蛋白症,當血液中高鐵血紅蛋白含量達到70mg/L,即發生窒息。水中的NO2--N和胺作用會(hui) 生成亞(ya) 硝胺,而亞(ya) 硝胺是“三致”物質。NH4+-N和氯反應會(hui) 生成氯胺,氯胺的消毒作用比自由氯小,因此當有NH4+-N存在時,水處理廠將需要更大的加氯量,從(cong) 而增加處理成本。近年來,含氨氮廢水隨意排放造成的人畜飲水困難甚至中毒事件時有發生,我國長江、淮河、錢塘江、四川沱江等流域都有過相關(guan) 報道,相應地區曾出現過諸如藍藻汙染導致數百萬(wan) 居民生活飲水困難,以及相關(guan) 水域受到了“牽連”等重大事件,因此去除廢水中的氨氮已成為(wei) 環境工作者研究的熱點之一。

3 氨氮廢水處理的主要技術

目前,國內(nei) 外氨氮廢水處理有折點氯化法、化學沉澱法、離子交換法、吹脫法和生物脫氨法等多種方法,這些技術可分為(wei) 物理化學法和生物脫氮技術兩(liang) 大類。

生物脫氮法

微生物去除氨氮過程需經兩(liang) 個(ge) 階段。

*階段為(wei) 硝化過程,亞(ya) 硝化菌和硝化菌在有氧條件下將氨態氮轉化為(wei) 亞(ya) 硝態氮和硝態氮的過程。

第二階段為(wei) 反硝化過程,汙水中的硝態氮和亞(ya) 硝態氮在無氧或低氧條件下,被反硝化菌(異養(yang) 、自養(yang) 微生物均有發現且種類很多)還原轉化為(wei) 氮氣。

在此過程中,有機物(甲醇、乙酸、葡萄糖等)作為(wei) 電子供體(ti) 被氧化而提供能量。常見的生物脫氮流程可以分為(wei) 3類,分別是多級汙泥係統、單級汙泥係統和生物膜係統。

多級汙泥係統
此流程可以得到相當好的BOD5去除效果和脫氮效果,其缺點是流程長、構築物多、基建費用高、需要外加碳源、運行費用高、出水中殘留一定量甲醇等。

單級汙泥係統
單級汙泥係統的形式包括前置反硝化係統、後置反硝化係統及交替工作係統。

前置反硝化的生物脫氮流程,通常稱為(wei) A/O流程與(yu) 傳(chuan) 統的生物脫氮工藝流程相比,A/O工藝具有流程簡單、構築物少、基建費用低、不需外加碳源、出水水質高等優(you) 點。

後置式反硝化係統,因為(wei) 混合液缺乏有機物,一般還需要人工投加碳源,但脫氮的效果可高於(yu) 前置式,理論上可接近99%的脫氮。

交替工作的生物脫氮流程主要由兩(liang) 個(ge) 串聯池子組成,通過改換進水和出水的方向,兩(liang) 個(ge) 池子交替在缺氧和好氧的條件下運行。該係統本質上仍是A/O係統,但其利用交替工作的方式,避免了混合液的回流,因而脫氮效果優(you) 於(yu) 一般A/O流程。其缺點是運行管理費用較高,且一般必須配置計算機控製自動操作係統。

生物膜係統
將上述A/O係統中的缺氧池和好氧池改為(wei) 固定生物膜反應器,即形成生物膜脫氮係統。此係統中應有混合液回流,但不需汙泥回流,在缺氧的好氧反應器中保存了適應於(yu) 反硝化和好氧氧化及硝化反應的兩(liang) 個(ge) 汙泥係統。

物化除氮

物化除氮常用的物理化學方法有折點氯化法、化學沉澱法、離子交換法、吹脫法、液膜法、電滲析法和催化濕式氧化法等。

折點氯化法
不連續點氯化法是氧化法處理氨氮廢水的一種,利用在水中的氨與(yu) 氯反應生成氮氣而將水中氨去除的化學處理法。該方法還可以起到殺菌作用,同時使一部分有機物無機化,但經氯化處理後的出水中留有餘(yu) 氯,還應進一步脫氯處理。

在含有氨的水中投加次氯酸HClO,當pH值在中性附近時,隨次氯酸的投加,逐步進行下述主要反應:

  NH3 + HClO →NH2Cl + H2O ①
  NH2Cl + HClO → NHCl2 + H2O ②
  NH2Cl + NHCl2 →N2 + 3H+ + 3Cl- ③

投加氯量和氨氮之比(簡稱Cl/N)在5.07以下時,首先進行①式反應,生成一氯胺(NH2Cl),水中餘(yu) 氯濃度增大,其後,隨著次氯酸投加量的增加,一氯胺按②式進行反應,生成二氯胺(NHCl2),同時進行③式反應,水中的N呈N2被去除。其結果是,水中的餘(yu) 氯濃度隨Cl/N的增大而減小,當Cl/N比值達到某個(ge) 數值以上時,因未反應而殘留的次氯酸(即遊離餘(yu) 氯)增多,水中殘留餘(yu) 氯的濃度再次增大,這個(ge) 小值的點稱為(wei) 不連續點(習(xi) 慣稱為(wei) 折點)。此時的Cl/N比按理論計算為(wei) 7.6;廢水處理中因為(wei) 氯與(yu) 廢水中的有機物反應,C1/N比應比理論值7.6高些,通常為(wei) 10。此外,當pH不在中性範圍時,酸性條件下多生成三氯胺,在堿性條件下生成硝酸,脫氮效率降低。

在pH值為(wei) 6~7、每mg氨氮氯投加量為(wei) 10mg、接觸0.5~2.0h的情況下,氨氮的去除率為(wei) 90%~99%。因此此法對低濃度氨氮廢水適用。

處理時所需的實際lu氣量取決(jue) 於(yu) 溫度、pH及氨氮濃度。氧化每mg氨氮有時需要9~10mglu氣折點,氯化法處理後的出水在排放前一般需用活性炭或SO2進行反氯化,以除去水中殘餘(yu) 的氯。

雖然氯化法反應迅速,所需設備投資少,但yelu的安全使用和貯存要求高,且處理成本也較高。若用次氯酸或二氧化氯發生裝置代替yelu,會(hui) 更安全且運行費用可以降低,目前國內(nei) 的氯發生裝置的產(chan) 氯量太小,且價(jia) 格昂貴。因此氯化法一般適用於(yu) 給水的處理,不太適合處理大水量高濃度的氨氮廢水。

化學沉澱法 
化學沉澱法是往水中投加某種化學藥劑,與(yu) 水中的溶解性物質發生反應,生成難溶於(yu) 水的鹽類,形成沉渣易去除,從(cong) 而降低水中溶解性物質的含量。

當在含有NH4+的廢水中加入PO43-和Mg2+離子時,會(hui) 發生如下反應:

NH4+ + PO43- + Mg2+ → MgNH4PO4↓ ④

生成難溶於(yu) 水的MgNH4PO4沉澱物,從(cong) 而達到去除水中氨氮的目的。采用的常見沉澱劑是Mg(OH)2和H3PO4,適宜的pH值範圍為(wei) 9.0~11,投加質量比H3PO4/Mg(OH)2為(wei) 1.5~3.5。廢水中氨氮濃度小於(yu) 900mg/L時,去除率在90%以上,沉澱物是一種很好的複合肥料。由於(yu) Mg(OH)2和H3PO4的價(jia) 格比較貴,成本較高,處理高濃度氨氮廢水可行,但該法向廢水中加入了PO43-,易造成二次汙染。

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的實質是不溶性離子化合物(離子交換劑)上的可交換離子與(yu) 廢水中的其它同性離子的交換反應,是一種特殊的吸附過程,通常是可逆性化學吸附。沸石是一種天然離子交換物質,其價(jia) 格遠低於(yu) 陽離子交換樹脂,且對NH4+-N具有選擇性的吸附能力,具有較高的陽離子交換容量,純絲(si) 光沸石和斜發沸石的陽離子交換容量平均為(wei) 每10 0g相當於(yu) 213和223mg物質的量(m.e)。但實際天然沸石中含有不純物質,所以純度較高的沸石交換容量每10 0g不大於(yu) 20 0m.e,一般為(wei) 10 0~150m.e。沸石作為(wei) 離子交換劑,具有特殊的離子交換特性,對離子的選擇交換順序是:Cs(Ⅰ)>Rb(Ⅰ)>K(Ⅰ)>NH4+>Sr(Ⅰ)>Na(Ⅰ)>Ca(Ⅱ)>Fe(Ⅲ)>Al(Ⅲ)>Mg(Ⅱ)>Li(Ⅰ)。工程設計應用中,廢水pH值應調整到6~9,重金屬大體(ti) 上沒有什麽(me) 影響;堿金屬、堿土金屬中除Mg以外都有影響,尤其是Ca對沸石的離子交換能力影響比Na和K更大。沸石吸附飽和後必須進行再生,以采用再生液法為(wei) 主,燃燒法很少用。再生液多采用NaOH和NaCl。由於(yu) 廢水中含有Ca2+,致使沸石對氨的去除率呈不可逆性的降低,要考慮補充和更新。

吹脫法
吹脫法是將廢水調節至堿性,然後在汽提塔中通入空氣或蒸汽,通過氣液接觸將廢水中的遊離氨吹脫至大氣中。通入蒸汽,可升高廢水溫度,從(cong) 而提高一定pH值時被吹脫的氨的比率。用該法處理氨時,需考慮排放的遊離氨總量應符合氨的大氣排放標準,以免造成二次汙染。低濃度廢水通常在常溫下用空氣吹脫,而煉鋼、石油化工、化肥、有機化工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ye) 的高濃度廢水則常用蒸汽進行吹脫。

液膜法
自從(cong) 1986年黎念之發現乳狀液膜以來,液膜法得到了廣泛的研究。許多人認為(wei) 液膜分離法有可能成為(wei) 繼萃取法之後的第二代分離純化技術,尤其適用於(yu) 低濃度金屬離子提純及廢水處理等過程。

乳狀液膜法去除氨氮的機理是:氨態氮NH3-N易溶於(yu) 膜相油相,它從(cong) 膜相外高濃度的外側(ce) ,通過膜相的擴散遷移,到達膜相內(nei) 側(ce) 與(yu) 內(nei) 相界麵,與(yu) 膜內(nei) 相中的酸發生解脫反應,生成的NH4+不溶於(yu) 油相而穩定在膜內(nei) 相中,在膜內(nei) 外兩(liang) 側(ce) 氨濃度差的推動下,氨分子不斷通過膜表麵吸附、滲透擴散遷移至膜相內(nei) 側(ce) 解吸,從(cong) 而達到分離去除氨氮的目的。

電滲析法
電滲析是一種膜法分離技術,其利用施加在陰陽膜對之間的電壓去除水溶液中溶解的固體(ti) 。在電滲析室的陰陽滲透膜之間施加直流電壓,當進水通過多對陰陽離子滲透膜時,銨離子及其他離子在施加電壓的影響下,通過膜而進入另一側(ce) 的濃水中並在濃水中集,因而從(cong) 進水中分離出來。

催化濕式氧化法
催化濕式氧化法是20世紀80年代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治理廢水的新技術。在一定溫度、壓力和催化劑作用下,經空氣氧化,可使汙水中的有機物和氨分別氧化分解成CO2、N2和H2O等無害物質,達到淨化的目的。該法具有淨化效率高(廢水經淨化後可達到飲用水標準)、流程簡單、占地麵積少等特點。經多年應用與(yu) 實踐,這一廢水處理方法的建設及運行費用僅(jin) 為(wei) 常規方法的60 %左右,因而在技術上和經濟上均具有較強的競爭(zheng) 力。

4 結論

國內(nei) 外氨氮廢水降解的各種技術與(yu) 工藝過程,都有各自的優(you) 勢與(yu) 不足,由於(yu) 不同廢水性質上的差異,還沒有一種通用的方法能處理所有的氨氮廢水。因此,必須針對不同工業(ye) 過程的廢水性質,以及廢水所含的成分進行深入係統地研究,選擇和確定處理技術及工藝。

目前,生物脫氮法主要用於(yu) 含有機物的低氨氮濃度化工廢水和生活汙水的處理,該法技術可靠,處理效果好。對於(yu) 高濃度氨氮廢水主要采用吹脫法,近年來興(xing) 起的膜法分離技術及催化濕式氧化等方法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留言框

  • 產品:

  • 您的單位:

  • 您的姓名:

  • 聯係電話:

  • 常用郵箱:

  • 省份:

  • 詳細地址:

  • 補充說明:

  • 驗證碼:

    請輸入計算結果(填寫阿拉伯數字),如:三加四=7
Copyright © 2018 raybet最佳电子竞技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      技術支持:
在線客服 二維碼

掃一掃,關(guan) 注我們(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