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技術文章 > 汙泥處理技術發展的四條路徑
汙泥處理技術發展的四條路徑
更新時間:2022-02-17   點擊次數:709次

借鑒國際經驗,未來汙泥處理處置的技術發展主要有以下四條路徑:

一、沼氣能源回收和土地利用為(wei) 主的厭氧消化技術路線

厭氧消化具有以下優(you) 點:

1、提高後續處理的效率並減少後續處理能耗。

通常認為(wei) 厭氧反應可以實現汙泥減量化、穩定化。通過厭氧反應,汙泥中有機物去除40%-60%,有害病菌減少。此外,厭氧消化提高汙泥脫水穩定性,讓焚燒等後續處理減少35%以上的能耗。

2、厭氧消化成本較低。

根據韋伯谘詢統計,單純厭氧消化投資成本約為(wei) 20-40 萬(wan) 元/(噸/日),由於(yu) 不用鼓風曝氣等,節約了成本,單純厭氧消化運行費用約為(wei) 60-120 元/噸(含水率80%,不包括濃縮和脫水),而好氧發酵運行費用為(wei) 120-160 元/噸。

歐美50%以上的汙泥采用厭氧消化處理,產(chan) 生的沼氣轉化為(wei) 電能可滿足汙水廠所需電力的33%~99%。但汙泥厭氧消化在我國應用的並不順暢。我國建設的約50 座汙泥厭氧消化設施中,可以穩定運營的隻有20 餘(yu) 座。主要原因是由我國汙泥泥質差、處理廠運行管理水平低。我國汙泥含砂量較高、有機物含量較低、汙泥可生化性差,消化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和產(chan) 沼氣率等指標普遍未達到國外標準。此外,我國缺乏沼氣利用的激勵機製,設備的投資費用高,係統運行較為(wei) 複雜不易掌握。

不過采用堿解處理、熱處理、超聲波處理、微波處理等方法對汙泥進行預處理,可以提高汙泥水解速率,改善汙泥厭氧消化性能。並通過項目經驗的積累,企業(ye) 也逐步掌握了較為(wei) 全麵的操作技能。汙泥厭氧消化技術會(hui) 是未來的一個(ge) 主流方向。

二、土地利用為(wei) 主的好氧發酵技術路線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情況下,通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將汙泥轉變為(wei) 肥料的過程。其中有機物料代謝為(wei) 二氧化碳、水和熱。

好氧堆肥的優(you) 點包括:

1、發酵效率高,穩定化時間相對短;2、臭味少,實現滅菌;3、含水率可降到40%;4、汙泥成品主要用於(yu) 修複鹽堿地、城市綠化、垃圾場覆蓋以及建築等方麵用土;5、並衍生出蚯蚓生物堆肥等來強化堆肥效果,比如興(xing) 蓉環境和綠山的合作。

堆肥的難點主要包括:

1、能量淨支出,通風能耗費用占比80%;2、需對好氧堆肥運行的不同階段的合理通風量加強研究;3、缺少C/N 等控製因素的理論研究,致使存在調理添加劑使用過多的情況。

汙泥經發酵後轉化為(wei) 腐殖質,可限製性農(nong) 用、園林綠化或改良土壤,從(cong) 而實現汙泥中有機質及營養(yang) 元素的高效利用,設備投資少、運行管理方便。但占地麵積大、發酵產(chan) 品存在重金屬汙染等缺點使得好氧發酵技術在我國較難發展。

目前汙泥好氧發酵工程可采用高效、快速、穩定、集約化的設計、運營模式,可實現占地麵積的大幅縮小;此外,研究表明我國城市生活汙泥的重金屬超標比例約5%,汙染風險較小,不應該成為(wei) 限製汙泥發酵產(chan) 品土地利用的主要障礙。

因此,在《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理技術指南(試行)》中,“好氧發酵+土地利用"也被列

為(wei) 推薦技術路線。該技術在相對欠發達地區,應用前景較大。

三、汙泥幹化-焚燒技術路線

長期以來,國人對汙泥幹化焚燒工藝存在誤讀,普遍認為(wei) 它是一種高能耗工藝和高碳排放工藝。實際上,國際上汙泥焚燒能量可以達到自給,不同工藝能耗來看,焚燒工藝(~100kW/t)與(yu) 堆肥工藝(>100kW/t)相當。

焚燒實現*處理和處置,而堆肥後續需要考慮儲(chu) 存、運輸等能耗。而且,汙泥中的有機質焚燒是碳中性的。此外,人們(men) 還誤認為(wei) 汙泥焚燒特性與(yu) 垃圾相同是二噁英排放源。

幹化焚燒工藝的設備投資較大,焚燒產(chan) 生的煙氣汙染嚴(yan) 重,還需建立完善的煙氣處理係統,這也加大了汙泥的處理費用。因此幹化焚燒工藝一般適用於(yu) 用地緊張且經濟發達的地區。

隨著對碳減排和汙泥生物質資源認識的不斷加深,幹化焚燒工藝在國外的應用範圍開始減少。然而現階段,在我國汙泥厭氧消化和好氧發酵技術還未成熟的情況下,汙泥幹化焚燒在一定時期內(nei) 可能會(hui) 出現增長的態勢,尤其是工業(ye) 窯爐協同焚燒的方式。

四、建材利用為(wei) 主的汙泥高幹脫水處理技術路線

大家對汙泥高幹脫水技術的普遍認知還停留在投加大量化學藥劑,導致減容不減量;且藥劑對後續汙泥焚燒、土地利用、建材利用等產(chan) 物影響;是臨(lin) 時性、應急汙泥處理處置技術路線等。

目前采用的高幹脫水工藝,投加大量藥劑未達到減量效果,且未與(yu) 後續處置相結合,將阻礙汙泥處理技術發展。


Copyright © 2018 raybet最佳电子竞技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      技術支持:
在線客服 二維碼

掃一掃,關(guan) 注我們(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