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原理:
沉澱池由反應區和澄清區兩(liang) 部分組成。反應區包括混合反應區和推流反應區;澄清區包括入口預沉區、斜管沉澱區及濃縮區。
在混合反應區內(nei) ,靠攪拌器的提升混合作用完成泥渣、藥劑、原水的快速凝聚反應,然後經葉輪提升至推流反應區進行慢速絮凝反應,以結成較大的絮凝體(ti) 。整個(ge) 反應區(混合和推流反應區)可獲得大量高密度均質的礬花,這種高密度的礬花使得汙泥在沉澱區的沉降速度較快,而不影響出水水質。
在澄清區,礬花慢速地從(cong) 預沉區進入到沉澱區使大部分礬花在預沉區沉澱,剩餘(yu) 礬花進入斜管沉澱區完成剩餘(yu) 礬花沉澱過程。礬花在沉澱區下部累積成汙泥並濃縮,濃縮區分為(wei) 兩(liang) 層,一層位於(yu) 排泥鬥上部,經泵提升至反應池進水端以循環利用;一層位於(yu) 排泥鬥下部,由泵排出進入汙泥處理係統。澄清水通過集水槽收集進入後續處理構築物。
優(you) 點:
1、絮凝體(ti) 循環使用提高了絮凝劑的使用效果,節約10%至30%的藥劑;
2、斜管的布置提升了沉澱效果,具有較高的沉澱速度,可達20 m/h-40m/h;
3、排放的汙泥濃度高:可達30-550克/升。一體(ti) 化汙泥濃縮避免了後續的濃縮工藝,產(chan) 生的汙泥可以直接進行脫水處理。
4、耐衝(chong) 擊負荷:對進水波動不敏感。
5、處理效率高,單位麵積產(chan) 水量大,占地麵積小,土建投資低,尤其適用於(yu) 改擴建工程;
下一篇:城市汙水處理設備工藝
17863688888
山東(dong) 濰坊市諸城龍都街道土牆工業(ye) 園橫一路與(yu) 縱二路交叉路口8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