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氣氣浮機的工作原理
更新時間:2020-12-09 點擊次數:2569次
溶氣氣浮機的工作原理
汙水中的汙染物分為溶解性有機物和非溶解性物質(即SS),溶解性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非溶解性物質,汙水處理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入混凝劑和絮凝劑使大部分溶解性有機物轉化成為非溶解性物質,再將全部或大部分非溶解性物質(即SS)去除以達到淨化汙水的目的,而去除SS的主要方法就是利用氣浮的方法。
經加藥反應後的汙水進入氣浮的混合區,與釋放後的溶氣水混合接觸,使絮凝體粘附在細微氣泡上,然後進入氣浮區。絮凝體在氣浮力的作用下浮向水麵形成浮渣,下層的清水經集水器流至清水池後,一部分回流作溶氣水使用,剩餘清水通過溢流口流出。氣浮池水麵上的浮渣積聚到一定厚度後,由刮沫機刮入氣浮機汙泥池後排出。
結構特點:
1、特製的高效渦流溶氣罐將氣溶於水中,經減壓釋放,在水中產生微細的氣泡,微細氣泡的粒徑約20~40μm,更利於粘附在絮凝體上。
2、由於對絮凝要求條件寬鬆。
3、淨化效果比加壓溶氣氣浮更加明顯。
4、運行中易於調節,工藝穩定,不需專人管理。
5、克服傳統氣浮裝置運行不穩定、氣泡大及釋放頭堵塞等諸多問題。
6、由於氣浮過程是一個好氧過程,使汙泥產生的臭氣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