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氣氣浮機汙水處理原理和工藝解讀
更新時間:2023-10-16 點擊次數:1615次
氣浮機原理
在裝置進水口處設加藥口,添加混凝劑,在混合池中反應後進入氣浮區底部,同時投加絮凝劑,反應後的廢水進入氣浮混合區,與釋放的溶氣水接觸,使絮凝體粘附在細微氣泡上,進入氣浮區。氣浮池水麵上的浮渣積聚到一定厚度以後,由刮沫機刮入氣浮機汙泥池後排到浮渣渠,隨後排放到汙泥濃縮池。
汙水處理工藝
1、間歇活性汙泥法
間歇活性汙泥法由單個或多個SBR池組成,運行時,廢水分批進入池中,依次經曆5個獨立階段,即進水、反應、沉澱、排水和閑置。反應速度快,處理效率高,耐負荷衝擊的能力強,不需要汙泥回流,運行費用低。
2、吸附再生法
這種方式充分利用活性汙泥的初期去除能力,在較短的時間裏吸附去除廢水中懸浮的和膠態的有機物,再通過液固分離,廢水即獲得淨化,BOD5可去除85%~90%左右。適合處理含懸浮和膠體物質較多的廢水,如製革廢水、焦化廢水等,工藝靈活。
3、氧化溝
氧化溝是延時曝氣法的一種特殊型式,它的平麵像跑道,溝槽中設置兩個曝氣轉盤,也有用表麵曝氣機、射流器或提升管式曝氣裝置的。曝氣設備工作時,推動溝液迅速流動,實現供氧和攪拌作用。它具有基建投資省,維護管理容易,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汙泥產量少,還有較好的脫N、P作用,適應負荷衝擊能力強等優點。
4、曝氣活性汙泥法
反應池由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組成,並實現連續進水,間歇排水。具有生物選擇作用,抑製絲狀菌生長,防止汙泥膨脹。被吸附的有機物在主反應區內被活性汙泥氧化分解。
5、生物脫氮除磷工藝
汙水首先進入厭氧池與回流汙泥混合,在兼性厭氧發酵菌的作用下,廢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聚磷菌可以吸收小分子有機物,並以PHB的形式貯存在體內,其所需的能量來自聚磷鏈的分解。